山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2019屆高三第四次模擬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收集了,快來看看吧
一、現代文閱讀(36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人們習慣稱農歷過年的那個一月為“正月”,這是為什么?一種說法認為“正歲之首月”,表示農歷新年第一個月的意思。另一種說法認為“正”的本意蘊含著“正統(tǒng)”的意思。在古代,每年以哪一個月當第一個月,有時是隨著朝代的更換而變化的。不同王朝更改了月份的次序,便把更改后的第一個月叫作“正月”。在帝王看來,既然他們占據了天下,居了正位,一年十二個月的次序,也得跟著他們“正”過來。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秦始皇姓嬴名政,他嫌“正”字的讀音同他的名字同音犯了忌諱,就下令把“正月”讀作“正(征)月”,一直沿用至今。
《淮南子·時則訓》記載,“孟春之月,招搖(即北斗星柄)指寅”。古代以北斗星斗柄初昏時所指的方位作為確定季節(jié)的標準,稱為斗建,亦稱月建。這是說一年的第一個月開始的時候斗柄指在寅位上,此月即為建寅之月,即正月。正月名謂的出現甚早?!对娊洝ば⊙拧酚小墩隆返脑娖骸罢路彼倚膽n傷?!笔穫飨纳讨苤燎貪h各朝,正月的月份次序,各有一定的更改。戰(zhàn)國秦漢年間對此尚有所謂“三正論”:認為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是夏商周三代輪流更改正朔。司馬遷《史記·歷書》還有記載:“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span style="display:none">VGt答案圈
然而,誠如語言學家王力先生所言“這并不可信”。如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改建亥即夏歷的十月為歲首。漢沿秦制,漢武帝時改用“太初歷”,以建寅之月為歲首,以后約兩千年間,除王莽、唐武后等一度改為殷正、周正外,大多沿用夏正。由此可見,歷史上大多王朝似乎沒想到將正月和改朔“正統(tǒng)”綁在一起。而自漢以降,歷史上那么多朝代以夏正為一年的開始,這恐怕也就是正月通常被人們視為歲首的原因。
清黃生《字詁·正》中認為:“世傳秦始皇諱政,故民間呼正月之正作征音,此說非也……古者因斗柄所指之方,以其月為歲首,蓋準此以為標的,故曰正,猶言斗柄所指之月耳?!庇捎诙方榇_定月份的標準,故斗建也稱為正。唐王冰注“正,斗建也”,即為此意。另外,黃生也認為,正月之正本來就有平聲的讀法,并非由于避秦始皇的諱而改讀平聲。正月寫作“征月”,可知正月之正早在秦始皇之前就讀平聲。
如何準確解讀“正月”呢?“正”在這里是“以此為正”的準則、標志。如此,“正月”即為一年剛開始時,年內所確立的標志性月份的意思。在新的一年開始之際,人們就要借“時新”而除舊布新,以新的標準、新的氣象塑造人生,由此而形成一系列新年前夕和正月風俗。正月實施除舊立新的方式,見證于文獻的是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紀》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疬之鬼”,這就是“除夕”節(jié)令的由來。
(摘編自陳勤建《傳統(tǒng)年節(jié)的文化密碼》)
1. 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商朝、周朝、秦朝分別把11月、12月、10月算作每年的第一個月,一直到漢武帝時期才恢復夏朝的月份排列法。
B.正月通常被人們稱為歲首,這是因為從漢朝以后的約兩千年的時間里,采用的是太初歷,以夏正為一年的開始。
C.如今我們習慣稱農歷一月為“正月”,但在我國的古代時期,這并不是固定的,歷史上有好幾個朝代,正月不是一月。
D.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呂氏春秋?季冬紀》,“除夕”就是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疬之鬼”。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段列出農歷一月被稱為“正月”的三種原因:“歲之首月”,朝代更換后的第一個月,為避秦始皇的諱。
B.第二段引用“三正論”和《詩經》《史記》的記載,是為了論證夏歷、殷歷和周歷所定的正月的時間各不一樣。
C.第四段多次引用黃生的觀點,呼應第一段,有的放矢,否定了“正月之正”是因為避秦始皇的諱這一說法。
D.文章提出議論的話題后,分析了農歷一月被稱為“正月”的真正原因,進而準確解讀了“正月”的文化內涵。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代以北斗星斗柄初昏時所指的方位確定季節(jié),如正月指寅,為建寅之月,二月指卯,為建卯之月。
B.戰(zhàn)國秦漢年間所謂的“三正論”揭示了夏歷、殷歷和周歷三者的區(qū)別,即各朝歷法歲首的月份不同。
C.“正月”之“正”為“準則、標志”之意,古時人們就會在這個標志性月份里除舊布新,以新的標準來塑造人生。
D.“農歷”又稱“夏歷”,是因為它產生于夏朝,且自漢武帝重新使用夏歷后,除個別朝代外大多沿用夏正。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水底的微光
任紫鈺
他試了試水,溫的。
一群孩子聚集在淺水區(qū),水汽籠著他們,只能聽見他們說笑的聲音,像嘩嘩的流水。這個游泳館有些年頭兒了,暗沉的池水映著斑駁的墻壁,到處都霧蒙蒙的。來這里的多是周邊在社會底層討生活的工人,像他和他的工友們。這是個星期二,深水區(qū)空無一人,他對自己說:“很好,很完美?!贝藭r在他的心里,游泳就是一種神圣的儀式,只有在無人之處,安靜時分才顯出意義。
只幾秒的時間,水便淹沒了他,從腳趾到頭頂。在潤滑的溫暖里,他想起了四面環(huán)山的故鄉(xiāng),想起了大?!,F在,他北上打工,離海更遠了。他只能偶爾來這池水里想象大海,想象自己抓住了海的一片衣角。
他將頭深埋進水里。水淹沒了他的五官,阻斷了他與世界那細若游絲的聯系。拍拍耳廓,能聽見孤獨的聲音。在這回聲里,他不斷下沉。終于,他的脊梁接觸到池底,他的身體微微發(fā)顫。他竟然想起了社區(qū)的圖書室。圖書室不大,十幾平方米的樣子,里面逼仄地擠著幾排書架。閑時,他總愛去那里看書,一看就是幾個小時,陽光透過窗欞,照著空氣中悠閑翻飛的塵埃,他竟覺得很美,美得如他的夢境。在那無數次出現的夢境里。他是一個手捧詩集的白衣少年。把他從夢境中驚醒的總是他那些粗魯的工友、整日罵罵咧咧的食堂師傅、頤指氣使的工頭兒。就是在那間圖書室里,他遇見了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才翻上兩頁,他就覺得像腿上剛結痂的傷口瘙癢難耐。他邊讀邊想,所謂的字字珠璣,說的就是這樣的文字吧。讀到一半,他用袖子遮住了滿臉的淚水,在人們詫異的眼神中匆匆離開。他開始攢錢,兩個月后,他買下了《人間失格》。他用干凈的細白棉布把書包好,珍重地放好。
過了幾個月,工頭兒開始拖欠工資。他和工友急了,追著討要。又怕因此丟了飯碗。他和幾個人商量,要告,聯名書簽了好幾頁,到了站街那天,卻只剩了他。他揮舞著名單,想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他說:“你們一起來啊!這是我們應得的!”工友們紛紛別過臉去,不看他。他感到有口氣憋在嗓子里,憋得他胸口悶疼。他跑出了工棚,陪著他的只有身后的風。
他終歸是無處可去。天黑了。他回到工棚。屋里人頭攢動,地上一片狼藉。包書的細白棉布躺在地上,一片污濁。工頭兒扭頭看著他,半笑不笑地說:“還知道回來,能耐了???!”說著,他從一個工友手里拿過那本《人間失格》一撕兩半,扔在地上。工頭兒又環(huán)視工友們,吆喝著:“都愣著干嘛?”工友們互相看看,又看看他,看看工頭兒。終于,有幾個工友對他動手了。拳頭落在他的背上,手掌推搡在他的臂上。說實話,并不重??伤惺懿涣?。他再次轉身跑了,跑進了這個游泳池。
水繼續(xù)淹沒著他。他的胸膛感受到了壓力,他體驗到了一種生命的快感。他的耳邊想起了太宰治的話:“幸福感,就是沉入悲哀之河的河底的那些閃著微光的金砂。就是那種感覺吧,經歷過悲傷的極服,心情不可思議地,朦朧地明亮起來。”
他的胸腔撕裂般疼痛,他再也無法控制自己,他口鼻全張,水一股腦灌下去,順過氣管刀槍一樣嗆入。他的身子開始抽搐,水恣意地從四面八方擠進毛孔……黑暗應該如約而至了。就在黑暗來臨前的瞬間,他看到了水底的微光。在水底的微光中,他看見了工友們的臉孔,那些他再也不想見到的臉孔。他能感到工友們粗糙的手,一雙一雙錘在他的背上,按在他的胸前。說實話,這力道比在工棚打他的時候重多了。他甚至還聽見他們透著痛惜的罵聲:“這個悶憨書生,就知道他心里不痛快了會來這里,萬沒想到他會尋死!”“這個憨貨要真見閻王了,我們這些人這輩子也別想安生了。”
他努力睜開眼,透過工友們的肩膀,看到了淺水區(qū)的孩子們。那些孩子都驚訝地站立在水中,他們明亮的面孔猶如開在晨霧中的新鮮花朵。
(選自《金山》2017年第4期,有刪改)
4.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第二段的環(huán)境描寫既再現了這個“有些年頭兒”的游泳館陳舊破敗、水汽迷蒙的特點,也烘托了主人公沉重黯淡的心情。
B.讀書讀到滿臉淚水、用干凈的細白棉布包書、受了委屈選擇輕生,這些情節(jié)都體現了小說主人公性格敏感脆弱的一面。
C.雖然工友打得“并不重”,但“他”還是“承受不了”,說明“他”無法忍受的不是工友們的打擊和推搡,而是他們的背叛。
D.小說善于運用對比手法,如第四段中夢境與驚醒后的情景形成對比,表現主人公人生追求與現實之間的巨大反差,突出了其不幸遭遇。
5.小說在敘事謀篇方面很有特點,請簡要說明。(6分)
6.請結合全文,分析小說標題“水底的微光”的豐富意蘊。(6分)
(三)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材料一:
2017年5月10日,首個“中國品牌日”的到來引起廣泛關注。國家層面設立“中國品牌日”,宣示著一個“質造”和“智造”時代的來臨。對于我們國家來說,這不只是儀式,更是一種使命。從外部環(huán)境看,我們正站在一個生死攸關的路口: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深,低成本取勝已難以為繼,以質取勝是必由之路。
這是一個尷尬的現實——全球500余種主要工業(yè)產品中,我國有220多種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其中自有品牌在世界100強品牌當中卻只有一個。盡管近年來,阿里巴巴、華為等一大批中國品牌脫穎而出,成為中國經濟新模式、新動能的生動注腳,但與發(fā)達國家相比,中國依然存在巨大差距,國際知名品牌少,品牌影響力弱,品牌話語權小,品牌總體形象欠佳。
(摘編自馮蕾《擔起建設品牌強國使命》)
材料二:
2013上半年消費者購買國產智能電視的關注因素
材料三:
一個小小的馬桶蓋,備受熱議,與其說觸及了“中國智造”的痛點,毋寧說觸碰了中國品牌的“弱點”。那些賣斷貨的日本馬桶蓋,實際上不少產自中國,返銷日本,又被中國游客買過來。媒體曾披露了一個案例,杭州一名居民在日本大阪購得一個馬桶蓋,發(fā)現產地競為杭州下沙,感嘆“兜了一大圈,買到的居然還是自家門前生產的東西”。
很多時候,國貨不是質量不行,而是知名度不夠;不是價格高企,而是沒有形成與品質相匹配的品牌效應。稍微上點年紀的中國人都會記得,中國品牌有過一段群星燦爛的歷史。從熊貓彩電、燕舞錄音機、雪花冰箱,到雙星球鞋、海鷗照相機,再到英雄鋼筆、樂凱膠卷、龍虎牌清涼油,國產品牌裝點著那個年代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國品牌曾經有過的輝煌,足以說明民族工業(yè)有基礎也有實力,中國制造有市場也有潛力。
也要看到,在今天的世界市場上,叫得響、立得住的中國品牌還不夠多,從“連圓珠筆頭上的筆芯鋼珠,我們都生產不了”,到中國游客在海外被稱為“會走路的錢包”……一幕幕場景逼迫人們思考:如何才能打造更多樹得起的中國品牌?其實,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已經給出答案:“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chuàng)品牌。”此次《行動計劃》從實施層面加以推進。沒有品質,就形成不了品牌;不增品種,就難以滿足消費者所需。
(摘編自王石川《中國品牌當能縱橫四海》)
材料四:
中國的消費市場升級,可能會孕育出一批高品質的本土品牌甚至是偉大品牌。只是大部分人可能都沒想到,這個故事會發(fā)展得這么快。一項大型調查顯示,從果汁、化妝品到牙刷,被國際大牌拿走的市場份額,正慢慢被本土品牌拿回來。中國城市快速消費品市場去年增長3%.但本土企業(yè)銷售額增幅超過8%,相比之下,外國品牌只增加1.5%。
有觀察家分析,中國企業(yè)在新一輪市場競爭中的最大優(yōu)勢是“察言觀色”:及時捕捉個性化消費時代變動不居的需求,準確把握國際流行后適當加入中國元素逆向設計,面對喜好的變化可以更快掉頭。而一些跨國公司發(fā)展乏力,正是由于決策與市場的分離造成了信息傳遞的“豎井”。同時,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削弱了國際大牌在大型百貨店、超市、免稅店的渠道優(yōu)勢,為國產品牌的崛起提供了另一個支點。更懂消費者的產品設計、更輕便的營銷模式,讓國產品牌在市場升級的過程中獲得了彎道超車的機會。
事實上,隨著中國消費市場逐漸進入品質時代,打造一批優(yōu)秀甚至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并非遙不可及的事情。不久前,老牌化妝品牌百雀羚成為有關妝研發(fā)“諾貝爾”平臺之稱的國際化妝品化學家聯合會(IFSCC)首家中國金牌會員,幾乎同時,它的一次互聯網傳播,也驚艷了年輕人和營銷界。
(摘編自何鼎鼎《讀懂品牌消長背后的觀念之變》)
7.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個“中國品牌日”受到廣泛關注,是因為這對中國制造而言,它宣示著一個“質造”和 “智造”時代的來臨。
B.當前,我國品牌正處于生死攸關的時刻:日益加深的經濟全球化,使我國品牌必須以質取勝才能生存發(fā)展下去。
C.《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滿足消費者所需,形成有品質的中國品牌的有效途徑。
D.大眾在購買國產智能電視時,對品牌的關注度處于第三位,略低于質量和價格因素,但高于售后、外形等因素。
8.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阿里巴巴、華為、百雀羚等一大批中國品牌脫穎而出,表明了國產品牌與國際知名品牌的差距消失。
B.從材料二看,六個關注因素是各自獨立的,但若“品牌”產品做到質優(yōu)價更廉,則其關注度將會占據絕對優(yōu)勢。
C.中國游客從日本買馬桶蓋的事例,反映了國貨相比國外品牌不僅是質量不行,還有知名度不夠、價格高等問題。
D.在中國城市快速消費品市場,本土企業(yè)銷售額增幅超過8%,而外國品牌只增加1.5%,說明本土企業(yè)占據了優(yōu)勢。
9.根據上述材料,概括說明中國品牌成為世界品牌的有利條件有哪些。(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顧和,字君孝,侍中眾之族子也。和二歲喪父,總角便有清操,族叔榮雅重之。王導為揚州,辟從事。月旦當朝,未入,停車門外。周顗遇之,和方擇虱,夷然不動。和嘗詣導,導小極,對之疲睡。和欲叩會之,因謂同坐曰:“昔每聞族叔元公道葉贊中宗,保全江表。體小不安,令人喘息。”導覺之,謂和曰:“卿珪璋特達,機警有鋒,不徒東南之美,實為海內之俊?!庇墒撬熘?。既而導遣八部從事之部,諸從事各言二千石官長得失,和獨無言。導問和:“卿何所聞?”答曰:“明公作輔,何緣采聽風聞,以察察為政。”導咨嗟稱善。
初,中興東遷,舊章多闕,而冕旒飾以翡翠珊瑚及雜珠等。和奏:“舊冕十有二旒,皆用玉珠,今用雜珠等,非禮?!边w尚書仆射,以母老固辭,詔書敕喻,特聽暮出朝還,其見優(yōu)遇如此。
頃之,母憂去職,居喪以孝聞。既練①,衛(wèi)將軍褚裒上疏薦和,起為尚書令。和謂所親曰:“古人或有釋其憂服以祗王命,蓋以才足干時,吾在常日猶不如人,況今中心荒亂,將何以補于萬分?”帝又下詔,和表疏十余上,遂不起,服闋,然后視職。時謝尚領宣城內史收涇令陳干殺之有司以尚違法糾黜詔原之和重奏曰尚先劾奸贓罪聽自首減死而尚內挾小憾肆其威虐。尚忝外屬,宥之有典,至于下吏,宜正刑辟?!鄙校侍缶?,故寢其奏。時江夏公衛(wèi)崇并為庶母制服三年,和乃奏曰:“禮所以軌物成教,故有國家者莫不崇正明本。江夏公衛(wèi)崇本由疏屬,復行重制,違冒禮度,肆其私情。若弗糾正,無以齊物。皆可下太常奪服?!痹t從之。永和七年,以疾篤辭位。其年卒,年六十四。
(節(jié)選自《晉書·顧和傳》,有刪改)
【注】 練:是練祭的簡稱,出自《禮記?曾子問》,為古代親喪一周年的祭禮。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時謝尚領宣城內史收涇令/陳干殺之/有司以尚違法糾黜/詔原之/和重奏曰/尚先劾奸贓/罪聽自首減死/而尚內挾小憾/肆其威虐
B.時謝尚領宣城內史/收涇令陳干殺之/有司以尚違法糾黜/詔原之/和重奏曰/尚先劾奸贓罪/聽自首減死/而尚內挾小憾/肆其威虐
C.時謝尚領宣城內史/收涇令/陳干殺之/有司以尚違法糾黜/詔原之/和重奏曰/尚先劾奸贓罪/聽自首減死/而尚內挾小憾/肆其威虐
D.時謝尚領宣城內史/收涇令陳干殺之/有司以尚違法糾黜/詔原之/和重奏曰/尚先劾奸贓/罪聽自首減死/而尚內挾小憾/肆其威虐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總角”專指古時男孩子未行加冠禮時的發(fā)型。頭發(fā)梳成兩個發(fā)髻,如頭頂兩角。
B.“表”有“外來”的意思,相對于中原。古人稱長江以南地區(qū)為“江表”。
C.“旦”的意思是旭日東升,所以“日旦”指每天早上?!霸碌本椭皋r歷每月初一。
D.官員喪期未滿,應詔除去喪服,出任官職,叫“奪服”,與“奪情”意義基本相近。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顧和機智有方,委婉喚醒王導。他為了弄醒說著話就打瞌睡的王導,故意對著別人一邊稱頌王導的功績,一邊擔心他的身體,驚醒了王導,獲得了好評。
B.顧和尊章重典,以禮規(guī)范事物。他為人處事恪守相關的禮儀規(guī)范和典章制度,小到皇冠上裝飾品的使用,大到皇親國戚犯罪后是否應該得到寬恕。
C.顧和持守情理,盡孝不惜抗命。他知道自己的能力與古人無法相提并論,所以堅決不同意在守孝期內應薦復職。即便皇帝下詔書,他仍連續(xù)上表堅辭。
D.顧和多次進諫,不愿迎合權貴。他認為江夏公守喪的時間過長,不合禮法的規(guī)制,于是就毅然上奏,給皇帝擺事實,講道理,并要求皇帝下詔予以糾正。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答曰:“明公作輔,何緣采聽風聞,以察察為政?!睂ё舌捣Q善。
(2)以母老固辭,詔書敕喻,特聽暮出朝還,其見優(yōu)遇如此。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各題。
紙鳶
王令①
誰作輕鳶壯遠觀,似嫌飛鳥未多端。
才乘一線憑風去,便有愚兒仰面看。
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終日②遂為安。
扶搖不起滄溟遠,笑殺鵬摶似爾難。
【注釋】①王令,北宋詩人,為人正直敢言,有治國安民之志,但一生壯志未酬,貧病交加而死。②偶能終日,意指紙鳶之線易斷,偶爾能在一天里始終飛于高處。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者揣測放風箏的人放風箏以增添空中壯觀景象的原因,是嫌棄飛鳥花樣不夠多。
B.三、四句寫風箏掙脫線高飛,便有“愚兒仰面看”,詩人借此暗諷世俗之人的勢利。
C.碧霄難至,風箏偶爾飛向高處便“遂為安”,好比暫居高位的小人志得意滿的嘴臉。
D.作者沒有從正面描寫風箏的形狀和色彩,以襯托、對比手法來表現風箏的飛升。
15.本詩中“笑殺鵬摶”的紙鳶,與莊子《逍遙游》中嘲笑鵬的斥鴳形象有何異同?請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用 描寫了有風時水面上月光浮動的樣子,用
描繪了無風時水中的月影如玉璧。
(2)李賀的《雁門太守行》從聽覺和視覺的角度描寫了這場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的詩句是: , 。
(3)《赤壁賦》中寫客人慨嘆“人生短促,人很渺小”之后,進而慨嘆人生短暫的句子是
, 。
第Ⅱ卷 表達題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題。
云南遺存歷史資料不足,一方面固然由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區(qū)域之內”,而又被宋代劃出國境之外造成的,免不了沒有受了歷史記載的冷落。另一方面,恐怕是因為中國傳統(tǒng)的歷史記載,原本就只關注漢族中心區(qū)域的朝代更選、風云變幻,常常并不很留意隔山限水的邊陲,所以在常見歷史文獻中,這一區(qū)域的記載總是顯得 。特別是那些非漢族人的生活世界,除了好奇或者獵奇的“采風者”,或者奉命巡視邊疆的官吏,偶爾寫一些“竹枝詞”,畫一些“蠻夷圖”之外,很少有人真的對它做過深入考察和仔細描述。
可是隨著西風東漸,二十世紀上半葉,西洋和東洋的學者 ,對中國學術形成了巨大沖擊。為什么?因為他們的關注重心與傳統(tǒng)中國學者 。他們不僅對“中心”的漢族中國有別出心裁的解釋,( );雖然對“主流”的儒家 地研究,但對“支脈”的佛教、道教、三夷教、天主教更有巨大的熱情;對歷史敘述中通常占據顯著位置的“上層”文化有新的論述,但對過去歷史文獻中往往缺席的“下層”卻更為關注。
17.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一方面固然由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區(qū)域之內”,而又被宋代劃出國境之外,免不了沒有受了歷史記載的冷落。
B.一方面固然由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區(qū)域之內”,而宋代又被劃出國境之外,不免受了歷史記載的冷落。
C.一方面固然唐代它“不在文化區(qū)域之內”,而又被宋代劃出國境之外造成的,免不了沒有受了歷史記載的冷落。
D.一方面固然由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區(qū)域之內”,而宋代又被劃出國境之外造成的,不免受了歷史記載的冷落。
18.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而且“邊緣”的滿蒙回藏鮮、苗彝羌傣壯也都興趣盎然
B.“邊緣”的滿蒙回藏鮮、苗彝羌傣壯也都興趣盎然
C.也對“邊緣”的滿蒙回藏鮮、苗彝羌傣壯都興趣盎然
D.對“邊緣”的滿蒙回藏鮮、苗彝羌傣壯都興趣盎然
19.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3分)
A.四分五裂 摩肩接踵 迥然不同 始終不渝
B.支離破碎 摩肩接踵 大相徑庭 始終不渝
C.四分五裂 紛至沓來 迥然不同 一如既往
D.支離破碎 紛至沓來 大相徑庭 一如既往
20.下面是一位同學在某大學自主招生面試時的一分鐘自我介紹,其中有些內容游離中心,有些地方表達不夠得體。請加以修改。(6分)
①我叫李明,18歲,是來自xx中學的高三學生。②我愛好廣泛,在文學、體育、藝術等方面多有建樹。③我喜歡游泳,也喜歡戶外運動,每個周末都要和朋友們到郊外爬山。④我堅強樂觀,不怕困難,不懼挫折,有一種不達目標不罷休的執(zhí)著精神。⑤我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善解人意,我會在朋友最困難的時候,鼎力相助。⑥某某大學,學術氛圍濃厚,是我一直向往的名校。⑦我的家鄉(xiāng)在青島,那里依山傍海,是風光秀麗的大都市,歡迎老師有時間去做客。⑧希望貴校能給我一次機會,我將倍加珍惜。謝謝!
(1)應該刪除的兩個句子 (只填句子的序號)
(2)需要修改的地方:將 改為
將 改為
21.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給材料續(xù)寫三句話,要求內容貼切,句式與所給示例相同。
重整旗鼓,從頭再來,哪里跌倒哪爬起,這是正確做事不服輸的精神。(5分)
材料 堅持 進取 借力
不到長城非好漢 它山之石可攻玉 咬定青山不放松
登高而招 鍥而不舍 逆水行舟 借力打力 絕不氣餒 定點打鐵
四、寫作(60分)
22. 閱讀下面小詩,根據要求寫作。
風可以吹走 \ 一張 \ 無助的紙片 \ 卻吹不走 \ 一只 \ 會飛的蝴蝶
讀了以上小詩,你有怎樣的感想?請結合自己的體會,寫一篇文章。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1. C(A項,張冠李戴。商朝是12月,周朝是11月。B項,擴大范圍。D項,曲解文意?!秴问洗呵铩ぜ径o》只是記載了有關“除夕”的活動,但并沒有說這本書是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
2. B(引用《詩經》的記載是為了論證“正月名謂的出現甚早”。
3.B(“三正論”并沒有揭示三者的區(qū)別,只是三者正月的月份次序各有更改的情況。
3. B(“用干凈的細白棉布包書”體現的不是小說主人公性格的敏感脆弱,而是對書的珍視。)
5.①運用插敘手法,插入主人公讀書、討薪等內容,交代事件的起因、人物的遭際(使情節(jié)的發(fā)生發(fā)展更合理)。②現實與回憶交織,把主人公在泳池里真實的感受與對故鄉(xiāng)、大海、社區(qū)圖書館的回憶巧妙融合(巧妙推進故事情節(jié),有利于展現人物心理,突出人物形象)。③時空集中,故事發(fā)生在“泳池”這一地點,“他”準備輕生到被工友救起這一時間段(情節(jié)緊湊)。④前后照應,如開頭結尾都有對淺水區(qū)孩子們的描述,之前只能聽見他們的說笑,后來看到了他們“明亮的面孔”。(答出一點給2分,答出任意三點給6分;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給分)
6.①水底的微光是指真實的光。“他”被救上岸時在瀕臨死亡的狀態(tài)下感受到的光亮。②也指希望之光?!八痹詾榇拄斳浫醯墓び驯撑蚜俗约?,陷入到絕望的水底,但工友們的關愛和及時救助給輕生的“他”以希望。③指卑微人性中的善良之光。這些工友雖然臨事怯懦、屈從權勢、“助紂為虐”,卻并非因為邪惡,而只是對現實的妥協,他們仍然懷著善良友愛之心。④還可指夢想之光?!八彪m然在社會底層討生活,卻仍酷愛讀書,珍愛書籍,心存夢想。⑤指溫暖之光。遙遠大海邊的故鄉(xiāng)帶給遠離家鄉(xiāng)、北上打工的“他”心靈的溫暖。(答出一點給2分,答出任意三點、意思對即可。)
7. A
8. B
9. ①有國家層面的支持。 ②民族工業(yè)有基礎也有實力,中國制造有市場也有潛力。 ③中國企業(yè)有及時捕捉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和準確把握國際流行設計的優(yōu)勢。④互聯網的發(fā)展使中國產品設計更懂消費者,營銷模式更輕便,讓國產品牌在市場升級的過程中獲得彎道超車的機會。
10.B 解析原文標點為:時謝尚領宣城內史,收涇令陳干殺之,有司以尚違法糾黜,詔原之。和重奏曰:“尚先劾奸贓罪,聽自首減死。而尚內挾小憾,肆其威虐?!?span style="display:none">VGt答案圈
11.A 解析“總角”,泛指未成年的孩子,不僅僅指男孩子。
12.C 解析原文中顧和的話,只是托詞,他的真實意圖是想要服喪滿期。
13.(1)(顧和)回答說:“明公(或您)作為輔佐皇帝的大臣(或重臣),為什么要收集傳言,把嚴苛作為處理政務的原則呢?”王導贊嘆表揚了顧和。(共5分,補充主語、“采聽”、“察察”、“咨嗟”、“稱善”各1分)
(2)(顧和)以母親年老為由堅決推辭,皇帝下詔書告知他,特別允許他晚上去早上回來,他受到優(yōu)厚的待遇達到這樣的程度。(共5分,補充主語、“固辭”、“敕喻”、“特聽”、“見優(yōu)遇”各1分)
14.B 詩的第三、四句所寫并非“風箏掙脫線繩飛天而去”,而是乘線憑風高飛的場景。
15.本詩的紙鳶和《逍遙游》中的斥鴳都顯得自大無知,(2分)但本詩中“笑殺鵬摶”的紙鳶,暫時高飛卻嘲笑沒有大風不能遠飛的大鵬,這是一旦得勢便嘲笑有志難伸之人的小人行徑,(2分)而莊子《逍遙游》中斥鴳不知自己也有所待側重強調其見識短淺,境界低,不能理解大鵬的高遠境界。(2分)
16.(1)浮光躍金 靜影沉璧
(2)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3)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17.B解析畫線句子有三處錯誤。第一處是句式雜糅,“由造成的”,可以別掉“造成的”;第二處是語序不當,“而又被宋代劃出國境之外”應改為“而宋代又被劃出國境之外”;第三處是否定不當,“免不了沒有”改為“不免”。綜合這幾處錯誤,B項修改最準確。
18.C解析根據前面句子中的關聯詞語“不僅”與句子主語的關系,前后分句應該共用一個主語“他們”,所以排除AB兩項;這里用關聯詞語“不僅…也”表并列關系,因此排除D項。
19.D解析“支離破碎”,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體?!八姆治辶选保稳莶煌暾?,不集中,不團結,不統(tǒng)一。修飾“記載”,用“支離破碎”合適?!凹娭另硜怼?,形容紛紛到來,連續(xù)不斷地到來?!澳缃吁唷?,形容人多擁擠。這里是指“西洋和東洋的學者”紛紛到來,并非人多擁擠,用“紛至沓來”合適?!按笙鄰酵ァ?,比喻相差很遠或矛盾很大?!板娜徊煌保稳莶顒e很大
點兒也不相同?!板娜徊煌闭Z意太重,而且二者之間并非完全不同?!耙蝗缂韧?,完全跟過去一樣?!笆冀K不渝”,指感情,態(tài)度、信仰自始至終不改變。這里修飾“研究”,用“一如既往”合適。
20. 答案(1)③⑦
(2)多有建樹 小有成績 鼎力 大カ(全力)
解答此類題目需要注意話題統(tǒng)一,即首尾談的是同一話題,中間也不應偏離話題;用語要得體,合乎語境題于給出了明確的修改方向:內容游離中心,表達不夠得:1體。由題干可知短文是自我介紹,面試方是某大學,學生可以介紹包括自己性格、興趣愛好在內基本信息,至于興趣的具體內容以及家鄉(xiāng)風光等則不是面試方想要了解的內容。另外作為求學方,用語應該使用謙辭、敬辭,既謙虛自信又符合實際?!敖洹保硎驹谑聵I(yè)上有很大的成就,鼎力”是對人有所請托,表示感謝的敬辭
21. 【答案示例】登高而招,借力打力,它山之石可攻玉,這是正確做事借力的精神。
鍥而不舍,定點打鐵,咬定青山不放松,這是正確做事堅持的精神。
逆水行舟,絕不氣餒,不到長城非好漢,這是正確做事進取的精神。
【解析】解答此題的步聚:①分析示例特點。示例是由兩個四字短語、一個七字短語和一個表達特定主題的短句組成的。②巧分材料詞向。將材料中“登高而招”“鍥而不舍”“送水行舟”等六個四字短語按照意義兩兩分組,分別照應“堅持”“進取”“借力”這三個中心主題;辦析“不到長城非好漢”“它山之石可攻玉”“定青山不放松”這三個七字短語的表意差異,尋找其與“堅持”“進取”“借力”這三個
中心主題的關聯和照應。③仿照示例句式,整理句子。
22、解析:材料中的三個意象為風、無助的紙片、會飛的蝴蝶,把握三個意象之間的內在關系:風是施力者,紙片和蝴蝶是受力者,紙片與蝴蝶的區(qū)別在于:紙片單薄、蒼白、脆弱、沒有生命力,只能無助地被風吹走,成為被風隨意擺布的對象;蝴蝶雖同樣單薄、弱小,但它具有生命活力,擁有會飛的翅膀,能夠在風中把持自己,擺脫風的控制。結合現實生活,聯想三個意象背后的某種象征義或隱喻義。立意時可以以其中的一個意象為主,進行聯想,但最好能將幾個意象組合起來,根據彼此之間的內在關系進行整體聯想,揭示某種生活道理。
①.“風”——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無影無蹤,形態(tài)多樣,變化莫測,是一種吹動他物的“外力”(有正面和負面之分)。正面是助力,可以用來喻指各種順境、有利條件、好的社會風尚、風氣等;負面是阻力,可以用來喻指各種逆境、不利條件、不良的社會思潮、歪風邪氣等。面對好“風”,我們要學會順風而行,如“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天”、“勇開風氣之先”;面對壞“風”,我們要學會御(逆)風而行,如“任爾東西南北風”、“抵御歪風葆本色”,而不要“盲目跟風”、“頂風作案”、“盡出風頭”。“風”也可以是中性的,如時尚、潮流,用好了造福人生,沒用好危害社會。
②.“無助的紙片”——一種常用的生活用品,輕飄,單薄,易碎,無生命,無思想,“無助”地被吹走的狀態(tài),容易讓人想到沒有思想活力、沒有自控力、沒有根基的人和事,只能在外力的作用下,孤立無助被動地任其擺布。如“無生命力的支撐,永遠是被動的”、“不能自己給力,只能受制于人”、“不能自我主宰、只能被人主宰“、“無力者無位”、“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無助”一詞,還可理解為沒有外界資源、沒有外界幫助,但主要應指沒有精神內涵。
③.“會飛的蝴蝶”——一種弱小的生命,同樣是單薄,脆弱,但輕盈,靈動,有生命,有靈魂,有活力,特別是擁有一雙翅膀,能夠自由自在地飛翔,風來時它可以斂翅靜待,可以震翅而息,也可以展翅而起,迎風飄舞,它可以在風中主宰自己,把持自己,展現自己?!皶w”的特技,讓人想起那些有生氣、有靈魂、有思想、有本領、有實力的人,他們能在各種外力(包括外界壞境、條件等)面前,能把持自己思想和靈魂,獨立自主,特立獨行,能掌控自己前進的動力和方向,不隨波逐流等。如“有活力才有定力”、“在脆弱中走向堅韌靠的是生命活力”、“用靈魂(思想、智慧)主宰命運”、“自立者必自強”、“用實力證明自己的存在”、“練就一雙過硬的翅膀”等。
④.風、無助的紙片、會飛的蝴蝶三者之間的關系——風與紙、風與蝴蝶(外力與內力,客觀與主觀等)、紙與蝴蝶(被動與主動、消極與積極等),思考事物之間的前因后果、相生相克、對立統(tǒng)一等哲學關系,對材料的內在寓意進行整體把握,可以使立論更完備,說理更辯證,論述更嚴謹更深刻。就以上四個角度而言,單獨從“風”的角度立意較難,容易犯以偏概全的毛病,側重從“無助的紙片”或“會飛的蝴蝶”角度立意,必然要以“風”的作用為參照,如果丟掉了“風”的要素,也容易使議論失去依傍,而且“紙片”與“蝴蝶”之間也可以彼此對照,使論述更鮮明。其實,真正孤立地從一個意象的角度來寫是不可取的,必須用“普遍聯系”的觀點來分析材料,才能使立意更準確。
參考譯文:
顧和,字君孝,是侍中顧眾的同族兄弟之子。顧和兩歲時父親去世,童年就很有德操,同族之叔顧榮很器重他。王導主政揚州時,征用顧和為從事。有一次,月初一應當上朝,還沒入宮,車停在門外。周遇見他,顧和正在捉虱子,坦然不動。還有一次,顧和去見王導,王導正困倦,說話間就睡著了。顧和想把他弄醒,于是對同座的人說:“從前常聽同族里的叔父元公說過王公協同輔位中宗、保全江南的事。王公身體有小不適,令人焦慮。”王導醒了,對顧和說:“你資質優(yōu)異出眾,機警有鋒芒,不僅是東南之美,實在是海內俊杰。”于是顧和就出名了。不久王導派八部從事到衙署去,諸從事都議論官長的得失,只有顧和不說話。王導問顧和:“你聽到了什么?”顧和回答說:“明公作為輔佐皇帝的大臣,為什么要收集傳言,把嚴苛作為處理政務的原則呢?”王導贊嘆表揚了顧和。
當初,晉朝中興,國都東遷,舊的典章制度有許多缺失,皇冠上的旒用翡翠珊瑚以及雜珠等裝飾。顧和奏道:“過去皇冠上有十二旒,都用玉珠,現在用雜珠等,不合于禮制。”顧和遷任尚書仆射,以母親年老為由堅決推辭,皇帝下詔書告知他,特別允許他晚上去早上回來,他受到優(yōu)厚的待遇達到這樣的程度。
不久,因母親去世離職,服喪以孝聞名。練祭過后,衛(wèi)將軍褚裒上疏推薦顧和,起任為尚書令。顧和對親近之人說:“古代有人脫去喪服去服從君命,大概是因為才干足以處理時務,我在平常日子里尚且不如別人,何況現在心中混亂,我用什么來對事情有萬分之一的補益呢?”皇帝又下詔書,顧和十余次上表疏,于是不出任職務,服喪期滿,然后才去處理職事。這時謝尚兼任宣城內史,拘捕涇縣縣令陳干并殺了他,主管官員認為謝尚違反制度要處罰黜免他,詔令卻寬恕他。顧和再次上奏說:“謝尚先是被判了不法受賄罪,被準許自首免死。而謝尚心中有一點不滿意,就肆意呈威施虐。謝尚身為外戚,按規(guī)定可以寬恕,手下的官員,應當依法處置?!敝x尚,是皇太后的舅舅,所以奏疏被擱置下來了。當時江夏公衛(wèi)崇為庶母服喪三年,顧和就上奏道:“禮是用來規(guī)范事體促成教化的,所有當君王的無不崇尚正禮昭明根本。江夏公衛(wèi)崇本來是遠一層的親屬,卻在守孝時行重禮,違反禮度,放縱私情。如不糾正,就無法治理事物。可令太常讓他們都除去喪服?!痹t書同意。永和七年,因病重辭職。當年去世,享年六十四歲。
數學語文英語物理化學
生物歷史地理政治其他
備案號:鄂ICP備17009702號-1 聯系方式:2645034912@qq.com
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容均是網絡轉載或網友提供,本站僅提供內容展示服務,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