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2012年12月10日,莫言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音樂廳正式領取了諾貝爾文學獎,并在晚宴中致辭說:“文學和科學比確實沒有什么用處。但是它的沒有用處正是它的偉大用處?!眴滩妓拐f,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換取和蘇格拉底相處的一個下午。王安憶在復旦研究生院畢業(yè)典禮上說,生活中一味追求有用,舍棄無用,會讓生活質(zhì)地單一而堅硬。莊子也說,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在處處講究實用的生活中,有許多看似“無用”之事、之物,卻有其自身的“大用”。你有過這樣的體會嗎?你對“無用”有怎樣的理解?
要求:請結(jié)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
解題
本題材料由古今中外四位名人的觀點組成,雖然他們都談及了“有用”和“無用”,但核心都落在了“無用之用”上,材料的說明性文字也明確指出“有許多看似‘無用’之事、之物,卻有其自身的‘大用’”。可見,作文的審題難度不大,能辯證地看待“有用”和“無用”之間的關系,并明確提出對“無用”之用的正確觀點,條理清晰地論證即可。
切題立意:
1.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2.遠離功利,志在遠方。
3.不可一味追求“有用”,而放棄無用。
4.“無用”并非真無用。
5.看清“無用”之“大用”。
范文: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當世間萬物擺在我們面前,當萬千瑣事等待我們?nèi)ダ砬孱^緒時,我們的第一直覺是,它們對我有用嗎?這似乎已成為一種習慣,可這種著眼于“有用”“無用”的價值評判,會讓我們錯失多少暗夜里的星辰,遺失多少生活中本該有的美好。
拋開“有用”的功利心,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正如莫言所說,文學的無用之處正是他的偉大用處。也許是因為文學能夠澆灌因過于功利而干涸了的心田;喬布斯愿用所有科技,換取和蘇格拉底相處的一下午。也許是因為在外界眼中看似有用的技術,抵不上一場談話給人的靈魂帶來的震撼。請不要站在個人角度去狹隘判定所謂的“無用”或“有用”。因為每個人的人生價值不同,理想境界各異。也許,那些看似無用的東西,其實倒有著“大用”。這也正是這個世界如此多彩的原因。
看似無用之物,卻有“大用”。
一個人一心想要心愛的小葫蘆長大,認為生了蚜蟲的葉子與葫蘆毫無關系,最終葫蘆被蚜蟲蛀了,葫蘆沒了。豈不知,看似對他毫無用處的“葫蘆葉”恰是他所要的“大葫蘆”的保障。現(xiàn)實中更多的人是被“有用”蒙蔽了雙眼,往往會棄無用而去。一些看似無用之事、之物,往往不是無用的,而是我們沒發(fā)現(xiàn)其“有用”之處。對于隨處可見的青蒿草,沒有人認為它有多大的用處,但屠呦呦發(fā)現(xiàn)并提煉出了青蒿素。那些“無用”之用,或許正是一筆財富。
“無用”是超越“有用”的一種全新的視角和境界。
我們每天都在做著平凡的工作,過著平常的生活。這在一些人看來就是“無用”的表現(xiàn),但忍受平凡和平庸,忍受寂寞和單調(diào)而去工作、生活和學習,忍受“無用”的折磨,這本身就是一種境界。一段時間年以來,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一些急功近利的家長干脆讓孩子輟學,到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務工,覺得這樣似乎更有用,錢來的更快!豈不知只有把當下“無用”的書讀好,未來才可能創(chuàng)造出更有用的價值。
從“無用”出發(fā),讓世界保有那份自然的溫度,讓四季不只是冬天。于“無用”中發(fā)掘“有用”,將“無用”之心交付大千世界,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世界流光溢彩、萬物可愛。
備案號:鄂ICP備20003817號-2 聯(lián)系方式:2645034912@qq.com
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nèi)容均是網(wǎng)絡轉(zhuǎn)載或網(wǎng)友提供,本站僅提供內(nèi)容展示服務,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