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風·子衿》讀后感
鄭風·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我原本竟不知,一本《詩經(jīng)》,一篇《鄭風·子衿》,將古往今來的相思之苦,道了個透徹淋漓。
正是春暖花開之時,妝罷點絳紅,窗下貍奴步。兩個年輕男女的情詩不知往來了多少??墒怯星槿私K有一別,他許下諾言,待歸來之時,定與她城頭相聚,共訴情思。
于是,她開始等待,一直都在等待……又是一年伊始,未得卿來信,佳人夜夜不得寐。她的淚沾濕衣襟,愁怨的相思心結無人來解。曾記往日,他愿為她一人獨奏那人間仙樂,情意綿綿。而如今,卻連一封信也沒有了。
她放不下思念,日日登上城頭盼望,只盼情郎歸來。在這高高的城樓上,一天不見對方的面,就好像有三個月那樣漫長。
一聲嘆息,并非發(fā)自那相思之人,而是出自我口。我惋惜舊時女子無望的深情,惋惜那涼夜之下披著薄衫徘徊的慘淡。一次次望眼欲穿的等待,真的是愛嗎,還是只是對漫長時間的消耗?那癡迷、可憐的本質,是長情的女子為了追尋愛而不肯回頭的偏執(zhí)。我不禁聯(lián)想到《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她懷著脆弱與掙扎的情愫,寄愁思于落花。她用“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來贊美落花那原本高潔的形象。但紅樓一夢,人心叵測,于是被作者曹雪芹將前世比作絳珠草的林黛玉奮力一掙,化為鳶鳥,也隨著落花去往了天盡頭的香丘。
讀罷這篇《鄭風·子衿》,我不禁感嘆,自古以來,無論男女,如果為情所困,都會失去自我,并且還會忘記人生本該有的樂事。兩敗俱傷、不得解脫之人,何其多也!愛雖然是人間幸事,但人生絕非由愛情這一種單調的材料所構成,人活一生,還應該有自尊,還應該有更多詩意的選擇,還應該去看更遠、更美的地方。
備案號:鄂ICP備20003817號-2 聯(lián)系方式:2645034912@qq.com
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容均是網(wǎng)絡轉載或網(wǎng)友提供,本站僅提供內容展示服務,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