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嶺上多白云》的作者稱汪曾祺是“一個蒼茫的遠行者”。其實,我們生活中有很多“遠行者”,各自演繹著精彩的故事。
請以“遠行者才有故事”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要求:思想健康,內(nèi)容充實。
范文:
遠行者才有故事
讀書破萬卷,是在書海中徜徉,在知識中遠行;走遍全世界的征程,是對萬物探索,在空間中博覽。遠行者才有故事,正是源于他們堅持前行,開拓了事物的厚度,或在文化之旅求索,或在探索中收獲,點滴積累,方成就“故事”二字。
何謂遠行?綜上可知,遠行的定義有許多,但我卻認為,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并非空間上的遠近,而是一個人的堅持。在堅守中跨越歲月的長河,在踽踽獨行中縱向探索,才是真正意義的遠行者,而故事則是在日積月累中凝聚而成的新奇見聞、平常瑣事。乃至最終締造遠行者人生見聞的人生篇章。
遠行者有故事不足為奇,但為何言之“遠行者才有故事”令人深思。一個“才”字鮮明點出遠行者的獨特和與眾不同。正如在同一片森林中,伐木工見到一株長相奇特的樹,認為不符合所需木材而揮手離去,一位藝術(shù)家看到同樣的樹卻如獲珍寶,將它雕成了極富創(chuàng)造力的木雕。一般人與遠行者的區(qū)別便顯而易見了。伐木工只停留在表層思考,片面聚焦于樹木作為木材的價值,揮手而去便是“故事”的終結(jié)點。而相反的是,作為遠行者的藝術(shù)家,透過現(xiàn)象挖到本質(zhì),由木材表面挖掘到木材的本真,由木材價值到觀賞價值,這便邁出了遠行的一小步。這一小步的堅持,締造了藝術(shù)家與樹木之間獨有的緣分延續(xù),而縱向求索的成果,也便是故事所在。
由此可見,遠行者的特點在于比常人多邁出一步、多縱向挖掘一尺多、深化思考一度。而在漫漫堅守中,歲月長河以一步、一尺、一度為起點,逐漸延伸出遠行者獨有的深度。樊錦詩執(zhí)意前往敦煌,那一刻便是故事的起點。她用一生堅守在敦煌的文化探索中踽踽獨行,用青春與奉獻丈量敦煌文化的深度。在艱難的探索中,她的靈魂已與敦煌融合,締造出最華美的人生篇章,每一筆都是過時光的錘煉,是歲月的痕跡,是遠行者獨有的榮耀。又如袁隆平先生將一生付諸水稻種植事業(yè),與水稻結(jié)下深厚緣分。風吹稻花香滿天,那因滿載麥穗兒下垂的麥子隨輕風搖蕩,訴說著遠行者最美的故事。在抗疫的征程上,中國以遠行者的姿態(tài)不斷鉆研,用最先進的疫苗技術(shù),最完備的管理體系,書寫著別于其他國的中國故事。
正是那愿比常人多邁出一步的距離,讓遠行者得以異于常人,遠行者在漫長歲月的執(zhí)著堅守,點滴凝聚成獨特的故事,在探索事物厚度的上下求索中,實踐人生的篇章。
備案號:鄂ICP備20003817號-2 聯(lián)系方式:2645034912@qq.com
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nèi)容均是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或網(wǎng)友提供,本站僅提供內(nèi)容展示服務(wù),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