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德國古典哲學創(chuàng)始人康德一生都沒有離開過哥尼斯堡,他每天按照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情,終生未打破過這個規(guī)律。據(jù)說鎮(zhèn)上的人們可以根據(jù)他的散步時間調時鐘,他堪稱“瑞士造手表”。而出生于瑞士鐘表匠家庭的大哲學家盧梭卻在16歲那年,背上行囊,開始“我要走就走,要停就停,愛走多少路就走多少路”的四處漫游。人是否需要按照固定的模式生活,兩位思想家給出了不同的回答。
對上述材料,你有怎樣的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襲套作。
范文:
無規(guī)無矩,何成方圓?
“康德每天按照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情,鎮(zhèn)上的人們可以根據(jù)他的散步時間調時鐘,他堪稱‘瑞士造手表’?!笨档碌纳罘绞皆谟行┤搜壑锌赡茱@得過于刻板,但我們必須認識到,這種規(guī)律性、一致性的生活方式,實際上是他對于自我精神的堅守與呵護。在他看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而這個節(jié)奏應當被嚴格遵循和維護。
人們或許會問,是否有必要按照固定的模式生活?然而,我們應當理解,這種“固定”并非束縛,而是對自我精神的一種尊重。正如古人所言,“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康德的生活中,規(guī)矩并非是束縛他行動的枷鎖,而是他自由行動的準則。他沒有被生活中的紛繁復雜所迷惑,而是選擇了堅守自己的道路,以規(guī)律性的生活方式來抵抗生活中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我們不能有創(chuàng)新和改變。事實上,“瑞士造手表”的生活方式并不排斥創(chuàng)新和改變??档轮猿蔀檎軐W家,是因為他在堅守自我精神的同時,也在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他的哲學思想充滿了獨特的見解和深刻的洞見,這些都是他對自我精神堅守的結果。
相比之下,出生于瑞士鐘表匠家庭的盧梭,卻選擇了與康德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他“背上行囊,開始‘我要走就走,要停就停,愛走多少路就走多少路’的四處漫游”。這種生活方式雖然充滿了自由和激情,但往往也伴隨著不確定性和危險。正如古人所言,“自由是危險的”,過度的自由可能導致我們失去方向和目標。
當然,我們不能否認盧梭的四處漫游給他帶來了豐富的人生體驗和深厚的哲學思想。然而,我們也不能忽視康德的堅守和探索給他帶來的深遠影響。兩位思想家不同的生活方式,實際上代表了兩種不同的哲學思想。盧梭代表的是浪漫主義思潮,強調個體的自由和激情;而康德則代表了理性主義思潮,強調規(guī)律性、一致性和自我精神的堅守。
在面對生活中的選擇時,我們應該如何做出決定呢?我認為,我們應該在理解自我精神的基礎上,去尋找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需要像康德一樣,堅守自我精神,遵循自己的內(nèi)心;同時,我們也需要像盧梭一樣,勇敢地去探索世界,體驗生活的多彩多姿。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自我,實現(xiàn)自我價值。
最后,我想說,“無規(guī)無矩,何成方圓”。在我們的生活中,規(guī)矩并不是束縛我們的枷鎖,而是我們自由行動的準則。我們應該在堅守自我精神的同時,去勇敢地探索和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自我,實現(xiàn)自我價值。
備案號:鄂ICP備20003817號-2 聯(lián)系方式:2645034912@qq.com
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nèi)容均是網(wǎng)絡轉載或網(wǎng)友提供,本站僅提供內(nèi)容展示服務,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