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歌德發(fā)現斯特拉斯堡大教堂按古典規(guī)則衡量,是不規(guī)則、不對稱乃至古怪的,但認真審視,就不能不承認它是美的,其獨特氣質有一種自發(fā)之美。他強調:如果它的影響力源于深刻、和諧、獨立的感覺,源自自我獨特、不顧任何外界事物的感覺,那么它都是完整而鮮活的。
英國女作家麗貝卡·韋斯特發(fā)現巴爾干當地人“從大學畢業(yè)回來,對農民的服裝、舞蹈、禮儀之美完全視而不見,覺得它們都帶著野蠻氣息”。她強調,這會讓人喪失自身根底,無法看到自身之美。
當下,很多人想變美,并竭力向大眾審美中的美人標準靠攏,有人還整出明星臉,“想通過變成別人來變美”。這引起熱議:到底是應堅持本色還是顛覆自己?
今天的中國讓世界看到它的美,也讓我們多了一份清醒、自信和對審美的再認識。這不僅是回到我們自己的文化根源,也需要千千萬萬的普通人重新理解自身的本質和獨特價值。
上述材料能給我們啟示,請結合自己的認識,以“美的認知”為主題寫一篇文章。
解析:
一、確定核心概念
題目要求考生結合自己的認識,以“美的認知”為主題寫一篇文章,題目的核心概念為“美”,四則材料均圍繞這一概念從不同的角度展開,核心問題是“到底是應堅持本色還是顛覆自己”。
二、確定概念內涵
四段材料分別對“美”的內涵作了限定。
第一段材料通過歌德之語強調美源于深刻、和諧,源自獨立完整,源于自我獨特。
第二段材料中巴爾干當地人喪失自身根底,無法看到自身之美,從反面強調美源于自我獨特。
第三段材料例舉當下很多人“想通過變成別人來變美”的現象,這其實和第二段材料中巴爾干當地人“喪失自身根底,無法看到自身之美”是一個問題。那么,到底是應堅持本色還是顛覆自己?答案已經不言自明。
第四段材料指出今天的中國讓世界看到它的美,也讓我們多了一份清醒、自信和對審美的再認識。而這個對“美”的認知來自對我們自己的文化根源的回歸,對自身的本質和獨特價值的理解。這也回答了第三段材料的問題。
三、確定外延及二者關系
結合材料,對“美的認知”可從材料限定的“美”的內涵基礎上外延。
(1)由歌德發(fā)現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的獨特氣質有一種自發(fā)之美,可以外延更多事例,比如斷臂維納斯之獨特美,《巴黎圣母院》的加西莫多的丑陋外表下的內心之美……
(2)由巴爾干當地人從大學回來喪失自身根底,無法看到自身之美,可以聯想到部分國人喪失文化自信,崇洋媚外的例子;針對當下很多人“想通過變成別人來變美”的想象則可以延伸更多的現實素材……
(3)今天的中國讓世界看到它怎樣的美,我們清醒、自信和對審美的再認識的具體表現是怎樣的;我們自己的文化根源里含有怎樣自我獨特的美,普通人需要如何理解自身的本質和獨特價值……
(4)針對“到底是應堅持本色還是顛覆自己”這個問題,可以從正面回答為什么要堅持本色,怎樣堅持本色。也可以從反面闡釋“顛覆自我”讓我們喪失自身根底,喪失清醒、自信,無法看到自身之美,無法理解自身的本質和獨特價值的后果。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
摒棄表面浮華,探求美之本真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向往美是人的本能,但若失去對美的清醒認知,一味的追捧單純的顏值,必定會造成混亂失真。我們更應該摒棄表面浮華,探求美之本真。(快速入題,點明應該追求什么樣的“美”。)
“美”可以是漂亮的外表,行云流水的動作;亦可是凄美的故事,精美絕倫的畫卷;可以是慷慨解囊的義助,亦可是危難時挺身而出的壯舉……這種美,絕不是整出來的“網紅臉”,更不是借助一切現代美顏手段“P”出來的“盛世顏”。(具體論“美”之內涵,使“本真”之美形象可感。)
本真之美源于氣質,顯于才華。
在剛剛結束的東京奧運會,有網友評論,在歷屆奧運賽場上,中國人的美感從未展現的如此豐富,如此震撼人心,憑借完美“水花消失術”拿下女子十米跳臺的全紅嬋,完美的詮釋了什么是中國美;冬奧會蓄力發(fā)光,“凌”空綻放的谷愛凌,更是彰顯了我大美中國當代青年之真美……“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朝氣自信,健康蓬勃,奮斗向上,正直誠信,這才真正的中國美,這才是浮華背后的美之本真。(分論點一,本真之美,源于氣質,顯于才華。列舉全紅嬋、谷愛凌事例論證美之本真,指出朝氣自信,健康蓬勃,奮斗向上,正直誠信,才是美之本真。)
本真之美成于自信,終于獨特。
當下,很多人想變美,并竭力向大眾審美中的美人標準靠攏,有人還整出明星臉,“想通過變成別人來變美”,更有甚者因為容貌和年齡產生焦慮,殊不知真正的美,絕不僅僅是青春的容顏,俏麗的服飾,而是綻放的心靈,內在的自信;更不僅僅是臺前的舞姿,物質的附庸,更是幕后的執(zhí)著,知識的光芒,歌德曾說:如果它的影響力源于深刻、和諧、獨立的感覺,源自自我獨特、不顧任何外界事物的感覺,那么它都是完整而鮮活的,也是真正美的。(分論點二,本真之美成于自信,終于獨特。堅守本真,方得始終,正反論證、引證法的使用,增強了說服力。)
摒棄表面浮華,追求美之本真,不要讓畸形審美觀打破道德底線,更不要因虛浮的外在美顛覆自己,面對美的重重定義,我們要保持清醒,自信,堅守初心,用新的審美觀去看待美丑,用新的目光去審視畸形審美,但丁如是說:“何隨他人看青山,我心自由桃花開”,讓朝氣自信,健康蓬勃,奮斗向上等氣質成為我們追求的美導向。(綜合升華段,總結上文,引用論證呼吁號召,呼應題目,升華主旨。)
愿我們每個人都保持清醒、理智的頭腦,摒棄表面浮華,探求美之本真。(呼吁號召,收束全篇。)
備案號:鄂ICP備20003817號-2 聯系方式:2645034912@qq.com
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容均是網絡轉載或網友提供,本站僅提供內容展示服務,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