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我們總在接收世界的饋贈:陽光的恩澤,風暴的洗禮,玫瑰的芬芳,荊棘的刺痛。有人將生命視作被動的容器,有人卻在饋贈中雕刻自己的形狀。
對此你有怎樣的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和見解。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本次作文材料以一種富有詩意和哲理的語言,呈現(xiàn)了生活給予我們的種種饋贈,以及人們面對這些饋贈的不同態(tài)度?!拔覀兛傇诮邮帐澜绲酿佡洠宏柟獾亩鳚桑L暴的洗禮,玫瑰的芬芳,荊棘的刺痛”,此句列舉了生活中不同形態(tài)的饋贈,有美好溫暖的陽光、芬芳迷人的玫瑰,也有充滿挑戰(zhàn)的風暴、刺痛人心的荊棘,暗示生活饋贈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坝腥藢⑸曌鞅粍拥娜萜鳎腥藚s在饋贈中雕刻自己的形狀”,通過對比兩種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引出核心話題,即我們應如何對待生活的饋贈。
范文:
饋贈之下,雕琢生命華章
生活宛如一幅徐徐展開的畫卷,我們總在不經(jīng)意間接收著世界的饋贈。陽光慷慨地灑下溫暖,風暴肆意地帶來洗禮,玫瑰以芬芳示人,荊棘卻用刺痛相告。在這紛繁的饋贈面前,有人選擇被動承受,將生命當作毫無生氣的容器;而有人則以積極之姿,在饋贈中精心雕刻自己的形狀,綻放出獨特的光芒。
被動接受饋贈,生命便如一潭死水,毫無波瀾。若只知享受陽光的恩澤,沉溺于溫暖舒適之中,生命便會漸漸失去活力與韌性。古有方仲永,天賦異稟,年少時便能作詩寫文,引得眾人贊嘆。然而,他的父親卻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帶著他四處拜訪鄉(xiāng)人,接受眾人的夸贊與饋贈,卻忽略了對他才華的培養(yǎng)與雕琢。最終,方仲永“泯然眾人矣”,曾經(jīng)的饋贈沒有成為他成長的助力,反而成為了他墮落的溫床。他被動地接受著命運的安排,沒有在饋贈中尋找突破自我的契機,只能在時光的長河中逐漸消逝,令人惋惜。
相反,主動在饋贈中雕刻自己,生命便能如破土而出的春筍,充滿生機與希望。蘇軾一生坎坷,多次被貶,仕途不順。但他沒有在困境中一蹶不振,而是將命運給予的苦難當作饋贈,在逆境中不斷磨礪自己。他于黃州赤壁之下,寫下“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詞章;在嶺南瘴癘之地,發(fā)出“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豁達之語。他以樂觀的心態(tài)、豁達的胸懷,在命運的饋贈中不斷雕琢自己,使自己的文學造詣達到了極高的境界,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他的生命,因在饋贈中的主動雕琢而熠熠生輝。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编嵃鍢蚬P下的竹子,在風雨的饋贈中愈發(fā)堅韌挺拔。人生亦是如此,每一次的挫折與磨難,都是生活給予我們的饋贈。我們要像勇敢的雕刻家一樣,拿起手中的刻刀,以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為工具,在饋贈中精心雕琢自己的生命。
在當今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zhàn)的時代,我們更應主動擁抱生活的饋贈。無論是成功時的鮮花與掌聲,還是失敗時的淚水與挫折,都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的寶貴財富。我們要學會在順境中保持清醒,不驕不躁,不斷提升自己;在逆境中不屈不撓,勇往直前,將困難轉化為前進的動力。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弊屛覀円苑e極的心態(tài)、無畏的勇氣,在世界的饋贈中雕刻自己的形狀,書寫屬于自己的生命華章,讓生命在雕琢中綻放出最絢爛的光彩。
備案號:鄂ICP備17009702號-1 聯(lián)系方式:2645034912@qq.com
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nèi)容均是網(wǎng)絡轉載或網(wǎng)友提供,本站僅提供內(nèi)容展示服務,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