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在古代,萬千學子千里迢迢進京趕考,以酬壯志、報國家。1949年3月,毛澤東主席把進駐北京籌劃建國,比喻為進京“趕考”,并說希望能考出好成績。70年來,中國人民秉承這種“趕考精神”,不斷創(chuàng)造新輝煌,譜寫新篇章。中華民族正奔赴在實現偉大復興的“趕考”路上,而風華正茂的你們也在為未來的人生,揮灑汗水、錘煉本領。
對于“趕考精神”,你有怎樣的思考和認識?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觀點明確,有理有據。
范文:
1.趕考精神鑄輝煌(一類上)
人,在什么時候最緊張,要上好發(fā)條繃緊弦,咬定青山不放松?在趕考路上。人,在什么時候最充實,要把握點滴光陰,不斷豐盈自己,錘煉出一副鋼鐵似肌骨,準備好面對歷練與挑戰(zhàn),接受考驗與檢閱?答案仍是在趕考路上。學子趕考酬壯志,國家趕考謀復興,時代風云變幻,歷史大浪淘沙,而“趕考精神”仍是鑄就輝煌的不二法門。
趕考精神是什么?它是一種目標感,一種使命感,一種責任感。因為清醒知道面前靜待的考驗,所以馬不停蹄,惜時如金,勉力奮搏,超越自己;因為志于“拿下”這場考驗,所以壯志滿懷,雄心勃勃,擁有強大內驅力,昂揚的斗志與信心。
趕考精神,助個體取得非凡成就。古時科舉,萬千寒窗苦讀數十載的寒門子弟將趕考精神進行到底,終于突破門第局限,一展驕人絕艷才,踏上仕途,為國效力。今日之高考亦然,青年人心懷“趕考精神”,勤學精思,伏案飽讀圣賢書,舉目縱覽天下事,只待鯉魚龍門躍,伸手摘星,實現夢想,不負青春好時年。不僅在學習上,科研領域,是什么讓一代代核工業(yè)人扎根大漠,埋名隱姓,甚至割斷與親友、愛人的聯系?是趕考精神,在軍事裝備的角力中,他們心懷讓一窮二白的中國從此挺直脊梁的趕考精神,排除萬難,潛心研究,終于以一朵朵爆響于青穹的蘑菇云交上了他們的滿分答卷。錢學森、鄧稼先……這些趕考路上奮不顧身的奮斗者,成為了共和國永遠的功臣。
趕考精神,更是一個國家迎來繁昌之局面,一個民族走上復興之通途的有力助推。剛剛過去的七十周年華誕,雄赳赳氣昂昂駛過長安街的東風導彈,英姿颯爽,步履如一的無數官兵,昭示大國利刃,仍如新發(fā)于硎。這是過往七十年趕考的輝煌成就,足慰先烈之靈。亦讓世人一睹東方雄獅的無限偉力。然而,正如習總書記所說,接續(xù)奮斗,才能創(chuàng)造奇跡,這條趕考之途,征程尚遠。供給側改革,高質量發(fā)展,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三大攻堅戰(zhàn)捷報頻傳,反腐雷霆萬鈞,機構改革不斷深化、持續(xù)……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新挑戰(zhàn)、新局面,今日之中國仍奔跑在趕考路上,貫徹著趕考精神,唯有如此,方能與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抗爭到底,讓古老文明之新聲永遠嘹亮。讓中華民族永不再受近代之屈辱,而巋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作為新時代青年,如今的我們重任在肩。面對無限的機遇,站在前所未有的廣闊平臺,我們更應不斷用知識武裝自己,有朝一日成為國家發(fā)展之先鋒,時代進步之砥柱。心懷趕考精神,我們必將拋去“佛系”“喪”文化的借口空殼,腳踏實地,努力奮斗。
趕考路上,譜寫錦繡華章!
2.今日之趕考精神(一類中)
在古代,莘莘學子進京趕考,以謀仕途,求報國;到現代,毛主席將進京籌備建國作為“進京趕考”,希望中國人能漂亮地“站起來”。趕考精神一個“趕”字,展現了一種緊迫感,一個“考”字,代表了一個目標,一個前進的方向。時至今日面對國泰民安的盛世。很多人懈怠了,松弛了保有這種不斷前行的趕考精神,無論是對個人的成功,還是對助力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都有重大意義。
趕考精神,往小了說,是要為自己交上一份滿意答卷的精神。譬如高考,便是趕考精神最鮮明的體現,為了那短短三天,無數學子備戰(zhàn)十二年,尤其在最后一年日夜苦讀,焚膏繼晷。正是因為有了目標,才讓他們不為困難,并在學習過程中提升自己,縱觀古今明變者之通理,在電子躍遷中曉世事之精微,而趕考精神,正是指這種為了一個特定時間下的特定目標而不懈奮斗的精神,它能激發(fā)人持之以恒的學習潛力,并修身養(yǎng)性,最終成就一番屬于自己的輝煌,它對于個人的助益,古今皆然。而在今天這個競爭多、壓力大的時代,顯得更為重要。
趕考精神,往大了說,更是要為國家和民族遞上滿意答卷的態(tài)度和責任感。試看中科院院士馬偉明,因攻克電磁發(fā)射技術而年屆40即被評為院士的他,仍然每年完成2.5人的工作量。他自己說:“倘若我不抓緊繼續(xù)工作,那國家選我這個年輕的院士有什么用?”倘若這種趕考精神只是為個人成就名聲或榮譽,那對于他而言,得到“院士”這一至高榮譽后,大可退居二線,坐享其成果。但他之所以繼續(xù)拼搏,便是出于為國家打造制勝深藍的國之重器,使中國海洋科技發(fā)展得快些,再快些。趕考精神,亦可指這種不放棄一分一秒,將為國家謀發(fā)展作為畢生目標的大情懷。在今天這樣一個繁榮的時代,能始終看到自己能為國家所做的事,并在這種情懷的指引下奮進,終將生發(fā)出超越小我、追求個人公民的力量,使國祖國發(fā)展更快更好。
趕考精神之所以能激發(fā)出如此大的能量,其本質在于一種對自己、對國家負責的態(tài)度,對自己負責,是我們不懈追求,勇攀高峰,在有限的時間里催生出緊迫感,盡量接近目標;對國家負責,使我們在海晏河清中洞見國家的隱患不足,使我們不坐享其成,在安樂中感受到壓力和緊迫,最終提高效率,求得更好的發(fā)展。我想,無論為誰,當今青年都應心有一種趕考精神,創(chuàng)造美好明天!
【點評】開篇漂亮,從概括材料到闡釋“趕考”,再到針對現實,亮明觀點,思維清晰,語言流暢。在“小”“大”兩方面深入展開論說,結構清晰,有理有據,論據能夠很好地服務其中心,全文盡顯對時代和生活的認識與思考。
備案號:鄂ICP備17009702號-1 聯系方式:2645034912@qq.com
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容均是網絡轉載或網友提供,本站僅提供內容展示服務,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